《麦类作物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1年,是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学术期刊,也是全国独有的一份学术性麦类作物专刊,1997年更名为技术性中文期刊《麦类作物》,2000年又被科技部批准更名为《麦类作物学报》。
《麦类作物学报》它立足全国,面向世界,主要发表麦类作物(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遗传育种、生理生化、栽培管理、面粉加工(包括配麦、配粉工艺等)、食品加工(包括面包、面条、馒头、饺子等各种面食品的制作工艺和添加剂的合理使用等)、产品贸易(包括籽粒和各种加工产品的国内外市场信息)等方面有创见性的学术论文、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学术报告、有新意的文献综述以及学术动态。
CA 化学文摘(美)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Pж(AJ) 文摘杂志(俄)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剑桥科学文摘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哥白尼索引(波兰)国家图书馆馆藏文摘杂志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Caj-cd规范获奖期刊
1、《麦类作物学报》来稿要求一式两份,并提供由每位作者签名同时加盖第一作者单位公章的证明(说明同意发表,署名顺序无误,未曾正式发表,未一稿两投等),同时用电子邮件提供稿件的电子文本供网上送审用[请在电子邮件中说明是否邮寄了签名盖章的打印稿;无条件发送电子邮件的作者则请用软盘(夹在打印的稿件里)提供电子文本]。
2、《麦类作物学报》来稿无论刊用与否均需交纳审理费100元/篇,并在汇款附言中写明稿件编号(收到电子稿件后,我们会尽快通过E-mail告诉您稿件编号,因故未收到本部E-mail者,可电话询问,或者在汇款附言中写明第一作者姓名和稿件题目)。不能刊用的稿件,我们将在3个月内寄去审稿费发票,可以刊用的稿件,则会与版面费一起开票。
3、《麦类作物学报》论文篇幅(含图、表、中文和英文摘要、参考文献)以不超过8000字(字符数,计空格)为宜。
4、投稿时,在“作者简介”中,除了给出第1作者出生年、性别、籍贯、学位、职称、是否博导和院士、研究方向外,还请务必给出电话和电子信箱,以便随时与您联系(为了替您保密,不对外公布)。
5、由于稿件较多,本部不便一一寄发收稿回执。用纸样+软盘投给本刊的稿件,可在2个月后通过电话查询处理结果;用纸样+电子邮件投给本刊的稿件,若1星期后还未收到回复的E-mail,也请通过电话查询,以免由于电子邮箱故障而延误稿。另外,来稿无论刊用与否恕不退稿,请自留备份。
6、文章若属省部级以上基金、攻关项目及其它各类项目课题,请注名项目名称、编码,并附项目批文证书、项目获奖证书、项目获得专利证书等复印件,我部对此类稿件予以优先报道。
7、文稿在本刊决定录用后,即向第一作者酌收文章发表费。有时稿件退修可能会在通知版面费之后,请予理解。
8、为了保持学术性期刊的严肃性,本刊每期限登品种介绍4个以内。为了避免品种培育人与文字介绍作者不一致而造成的各种纠纷,品种介绍来稿时要盖上单位印章,并附品种审定证书复印件。
9、本刊只刊登少量特别新颖而且有重大参考价值的文献综述,凡是国内已经有过类似报道的一律不予发表。而且,由于已有大量的综述稿件积压,即使可以刊用的综述文章也很难按正常的刊稿周期安排刊出。
特别说明:以上杂志信息是杂志社官方的基础信息,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麦类作物学报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答:麦类作物学报杂志是北大核心期刊 , CSCD核心期刊 , 统计源期刊。
答:麦类作物学报杂志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期刊杂志。
答:麦类作物学报杂志国际刊号为:1009-1041,国内刊号为:61-1359/S。
答:麦类作物学报杂志投稿一般为3-6个月,详细咨询客服人员。
Copyright © 2010-2024 权威发表网 www.qwfb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权所有:常州弘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20026650号-10 公安部备案号:3204020200040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20836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苏零字第D-T086号
特别声明:所有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本站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权威发表网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